Delete second EP, add maxBinaryDisplayWidth

Delete second EP, add maxBinaryDisplayWidth and add indent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Bo Xiao 2020-10-12 09:44:36 +08:00 committed by GitHub
parent 82b21d6eef
commit 6f3f083fa5
No known key found for this signature in database
GPG Key ID: 4AEE18F83AFDEB23
1 changed files with 27 additions and 24 deletions

View File

@ -82,8 +82,7 @@ TDengine系统后台服务由taosd提供可以在配置文件taos.cfg里修
下面仅仅列出一些重要的配置参数,更多的参数请看配置文件里的说明。各个参数的详细介绍及作用请看前述章节,而且这些参数的缺省配置都是工作的,一般无需设置。**注意:配置修改后,需要重启*taosd*服务才能生效。**
- firstEp: taosd启动时主动连接的集群中第一个dnode的end point, 默认值为localhost:6030。
- secondEp: taosd启动时如果first连接不上尝试连接集群中第二个dnode的end point, 默认值为空。
- firstEp: taosd启动时主动连接的集群中首个dnode的end point, 默认值为localhost:6030。
- fqdn数据节点的FQDN缺省为操作系统配置的第一个hostname。如果习惯IP地址访问可设置为该节点的IP地址。
- serverPorttaosd启动后对外服务的端口号默认值为6030。
- httpPort: RESTful服务使用的端口号所有的HTTP请求TCP都需要向该接口发起查询/写入请求, 默认值为6041。
@ -156,10 +155,9 @@ TDengine系统的前台交互客户端应用程序为taos它与taosd共享同
客户端配置参数
- firstEp: taos启动时主动连接的集群中第一个taosd实例的end point, 缺省值为 localhost:6030。
- secondEp: taos启动时如果first连接不上尝试连接集群中第二个taosd实例的end point, 缺省值为空。
- locale
> 默认值系统中动态获取如果自动获取失败需要用户在配置文件设置或通过API设置
默认值系统中动态获取如果自动获取失败需要用户在配置文件设置或通过API设置
TDengine为存储中文、日文、韩文等非ASCII编码的宽字符提供一种专门的字段类型nchar。写入nchar字段的数据将统一采用UCS4-LE格式进行编码并发送到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编码正确性是客户端来保证。因此如果用户想要正常使用nchar字段来存储诸如中文、日文、韩文等非ASCII字符需要正确设置客户端的编码格式。
@ -169,7 +167,7 @@ TDengine为存储中文、日文、韩文等非ASCII编码的宽字符提供
- charset
> 默认值系统中动态获取如果自动获取失败需要用户在配置文件设置或通过API设置
默认值系统中动态获取如果自动获取失败需要用户在配置文件设置或通过API设置
如果配置文件中不设置charset在Linux系统中taos在启动时候自动读取系统当前的locale信息并从locale信息中解析提取charset编码格式。如果自动读取locale信息失败则尝试读取charset配置如果读取charset配置也失败则中断启动过程。
@ -227,6 +225,11 @@ charset的有效值是UTF-8。
启动taos时也可以从命令行指定一个taosd实例的end point否则就从taos.cfg读取。
- maxBinaryDisplayWidth
Shell中binary 和 nchar字段的显示宽度上限超过此限制的部分将被隐藏。默认值30。可在 shell 中通过命令 set max_binary_display_width nn 动态修改此选项。
## 用户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在CLI界面里添加、删除用户也可以修改密码。CLI里SQL语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