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4-taosx.md b/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4-taosx.md index b81db987af..4de1934aa1 100644 --- a/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4-taosx.md +++ b/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4-taosx.md @@ -250,15 +250,15 @@ d4,2017-07-14T10:40:00.006+08:00,-2.740636,10,-0.893545,7,California.LosAngles - `monitor.fqdn`:`taosKeeper` 服务的 FQDN,没有默认值,置空则关闭监控功能。 - `monitor.port`:`taosKeeper` 服务的端口,默认`6043`。 - `monitor.interval`:向 `taosKeeper` 发送指标的频率,默认为每 10 秒一次,只有 1 到 10 之间的值才有效。 -- `log.path`: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 +- `log.path`: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 - `log.level`:日志级别,可选值为 "error", "warn", "info", "debug", "trace"。 - `log.compress`:日志文件滚动后的文件是否进行压缩。 -- `log.rotationCount`:日志文件目录下最多保留的文件数,超出数量的旧文件被删除 -- `log.rotationSize`:触发日志文件滚动的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当日志文件超出此大小后会生成一个新文件,新的日志会写入新文件 +- `log.rotationCount`:日志文件目录下最多保留的文件数,超出数量的旧文件被删除。 +- `log.rotationSize`:触发日志文件滚动的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当日志文件超出此大小后会生成一个新文件,新的日志会写入新文件。 - `log.reservedDiskSize`:日志所在磁盘停止写入日志的阈值(单位为字节),当磁盘剩余空间达到此大小后停止写入日志。 -- `log.keepDays`:日志文件保存的天数,超过此天数的旧日志文件会被删除 +- `log.keepDays`:日志文件保存的天数,超过此天数的旧日志文件会被删除。 - `log.watching`:是否对日志文件中 `log.loggers` 配置内容的变更进行监听并尝试重载。 -- `log.loggers`:指定模块的日志输出级别,格式为 `"modname" = "level"`,同时适配 tracing 库语法,可以根据 `modname[span{field=value}]=level`,其中 `level` 为日志级别 +- `log.loggers`:指定模块的日志输出级别,格式为 `"modname" = "level"`,同时适配 tracing 库语法,可以根据 `modname[span{field=value}]=level`,其中 `level` 为日志级别。 如下所示: diff --git a/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5-taosx-agent.md b/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5-taosx-agent.md index 512fd70d36..e521c8becb 100644 --- a/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5-taosx-agent.md +++ b/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5-taosx-agent.md @@ -14,13 +14,13 @@ sidebar_label: taosX-Agent - `compression`: 非必填,可配置为 `ture` 或 `false`, 默认为 `false`。配置为`true`, 则开启 `Agent` 和 `taosX` 通信数据压缩。 - `log_level`: 非必填,日志级别,默认为 `info`, 同 `taosX` 一样,支持 `error`,`warn`,`info`,`debug`,`trace` 五级。已弃用,请使用 `log.level` 代替。 - `log_keep_days`:非必填,日志保存天数,默认为 `30` 天。已弃用,请使用 `log.keepDays` 代替。 -- `log.path`: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 +- `log.path`: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 - `log.level`:日志级别,可选值为 "error", "warn", "info", "debug", "trace"。 - `log.compress`:日志文件滚动后的文件是否进行压缩。 -- `log.rotationCount`:日志文件目录下最多保留的文件数,超出数量的旧文件被删除 -- `log.rotationSize`:触发日志文件滚动的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当日志文件超出此大小后会生成一个新文件,新的日志会写入新文件 +- `log.rotationCount`:日志文件目录下最多保留的文件数,超出数量的旧文件被删除。 +- `log.rotationSize`:触发日志文件滚动的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当日志文件超出此大小后会生成一个新文件,新的日志会写入新文件。 - `log.reservedDiskSize`:日志所在磁盘停止写入日志的阈值(单位为字节),当磁盘剩余空间达到此大小后停止写入日志。 -- `log.keepDays`:日志文件保存的天数,超过此天数的旧日志文件会被删除 +- `log.keepDays`:日志文件保存的天数,超过此天数的旧日志文件会被删除。 如下所示: diff --git a/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7-explorer.md b/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7-explorer.md index 96313ddd01..5d17970b38 100644 --- a/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7-explorer.md +++ b/docs/zh/14-reference/01-components/07-explorer.md @@ -136,13 +136,13 @@ cors = true - `cors`:CORS 配置开关,默认为 `false`。当为 `true` 时,允许跨域访问。 - `ssl.certificate`:SSL 证书(如果同时设置了 certificate 与 certificate_key 两个参数,则启用 HTTPS 服务,否则不启用)。 - `ssl.certificate_key`:SSL 证书密钥。 -- `log.path`: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 +- `log.path`: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 - `log.level`:日志级别,可选值为 "error", "warn", "info", "debug", "trace"。 - `log.compress`:日志文件滚动后的文件是否进行压缩。 -- `log.rotationCount`:日志文件目录下最多保留的文件数,超出数量的旧文件被删除 -- `log.rotationSize`:触发日志文件滚动的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当日志文件超出此大小后会生成一个新文件,新的日志会写入新文件 +- `log.rotationCount`:日志文件目录下最多保留的文件数,超出数量的旧文件被删除。 +- `log.rotationSize`:触发日志文件滚动的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当日志文件超出此大小后会生成一个新文件,新的日志会写入新文件。 - `log.reservedDiskSize`:日志所在磁盘停止写入日志的阈值(单位为字节),当磁盘剩余空间达到此大小后停止写入日志。 -- `log.keepDays`:日志文件保存的天数,超过此天数的旧日志文件会被删除 +- `log.keepDays`:日志文件保存的天数,超过此天数的旧日志文件会被删除。 ## 启动停止